“保护、测量、计量极性试验正确,主变和线路设备进入24小时试运行期!”1月23日16时30分,随着电网调度人员最后一道指令下达,标志着镇巴碾子镇任家庄35千伏移动变电站首次带电运行圆满收官。 1月24日17时30分,经过24小时充电空载运行后,经过申请配调批准,成功转移原田碾线33台配变7825千伏安负荷,目前35千伏任家庄变碾巴线运行正常,经过调控人员实时监测发现电能质量显著提升。 镇巴县碾子镇地处汉中市西乡县、镇巴县,安康市石泉县两市三县交会位置,全镇有居民1万多人。长期以来,该镇居民的生产生活常受供电电压不稳的困扰,导致一些家用电器无法正常使用,还频繁出现跳闸现象。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国网镇巴县供电公司碾子供电所的老员工汤仁会缓缓道出了原因。 “这里过去由35千伏田坝变10千伏田碾线供电,而10千伏田碾线供电半径就有近50公里,线路供电半径长,所以导致供电可靠性不足。” 老百姓用电问题是大事,解决问题迫在眉睫。 “为了让碾子镇居民春节期间用上满意电,舒心电,去年9月,我们积极向省、市公司争取,建设西乡高川至镇巴碾子35千伏输电线路和碾子35千伏移动变电站及相应10千伏配套工程,先后投入4个班组100多人的施工队伍,在经历4个多月时间的艰苦奋战后,及时解决了该地区过去经常短时停电及电压不稳问题,赶在过年前给群众交上满意的答卷。”国网镇巴县供电公司副总经理陈克涛说道。 在施工期间,为提高线路的安全可靠性、提升本工程建设的技术水平,工程建设全部按照国网输变工程建设最新标准,利用新技术,采用新工艺,实现新管理,保证了工程建设快速高效进行。 承担此次西乡高川至镇巴碾子35千伏输电线路架设任务的汉源安装分公司赵鹏介绍道,新建线路地处秦巴山区,山大沟深,部分线路需要跨越多个山头,施工条件十分艰苦。有些车辆、机械到达不了的地方,我们只能采取人拉肩扛、骡马队运送的传统方式进行。 线路施工期间为了最大程度减少停电对当地居民正常用电造成的影响,我们根据不同地形分别采用了夜间停电搭设跨越架、采用伞形跨越架带电作业,以及进行绝缘网封网跨越施工等作业方式,将原有传统施工方案需要七、八天的停电时间压缩到五、六个小时。 1月末的碾子镇寒风刺骨,移动变投运现场的“电力蓝”们却个个显现出干事的热情:有的在主机屏前调试数据、有的在电线杆上搭接导线、有的在忙着打电话沟通协调...... 移动变电源切换期间,来自汉中各县区公司、配网不停电作业分公司,以及兄弟单位安康公司的4台中压发电车,9台低压发电车集结西乡,对涉及的4条10千伏线路实施全程保电,只为了让群众可靠供电“零感知”。 此时此刻,大家都是为着同一个目标,即将迎来新的收获。 供电稳不稳、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 家住碾子镇三官村的村民谭万菊是一名家庭主妇,常年操持着家里的大小事,对电力变化的感受最为深刻。 “现在厨房里的灯比之前亮了,客厅的空调也更给力,各种电器同时使用也没有出现跳闸情况。”回忆起以前的用电经历,她笑着说道,“如今没有用电顾虑,咱们家可以安心过一个温暖的春节了。” 新线路架好了,新变电站投运了,人民群众用电更可靠了... ...看到这些,镇巴县碾子镇党委书记马玉波高兴的合不拢嘴,一直在投运现场与电力员工们一道等待着正式投运下令的历史时刻。 与马书记一道而来的镇武装部部长李苗苗说道,碾子镇是镇巴县最偏远的乡镇之一,一直以来用电难,难用电是老百姓最大的问题。以前,村民夏天靠风扇乘凉、冬天靠烧煤烧柴取暖的生活方式将迎来巨大改变,大家想用电而不敢用的困扰也将一去不复返。 电力供应的充足和稳定,让碾子镇万家灯火亮堂堂。这不仅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也为村里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企业在这里投资兴业没有了用电的后顾之忧,更能推动村里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我们工作的底气更足了。镇上现在正在和一家生产线缆的企业洽谈,他们对电力的需求很大,要是成功了会大大促进镇上的经济发展,你们电力部门绝对是我们的大功臣!”碾子镇党委书记马玉波眼中充满期待。